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常州市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市区2010年绿化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2 21:37:14  浏览:878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常州市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市区2010年绿化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市区2010年绿化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常政发〔2009〕197号


各辖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现将《常州市市区2010年绿化工程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常州市市区2010年绿化工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和第四届中国月季花展暨世界月季区域性大会在我市召开为契机,通过大思路谋划、大手笔投资、大项目带动,再掀一轮园林绿化建设新高潮,推进绿量持续快速增加,努力实现“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把常州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绿色城市。
  二、目标任务
  2010年市区绿化工程的工作目标是:“实施五大特色绿化工程,计划总投资32.73亿元,共新增绿地553.47公顷”。五大特色绿化即公园绿地、道口绿化、垂直绿化、道路绿化、围墙绿化。共实施36个工程项目,其中公园绿地建设工程16个、道口绿化建设工程2项、垂直绿化建设工程4项、道路绿化建设工程7项、围墙绿化建设工程7项。
  三、实施办法
  (一)公园绿地建设工程
  1.特色和标准
  一是坚持“优化布局、方便市民”的规划理念。根据《常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科学布局各类公园绿地。按照“33122”的目标:即居民出行300米左右有一处3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居民出行1000米左右有一处20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每个城市组团至少规划建设1个20公顷以上的公园绿地。
  二是坚持“绿化为本,文化为魂”的造园理念。做到“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将每个公园建成各有特色、品位较高、设施较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市民游憩“后花园”,使公园成为“大众的乐园、城市的绿肺、园林的典范”。在获得“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基础上,积极争创“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管理理念。要精雕细刻出精品,精益求精上水平。坚持服务市民,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绿地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提高公园社会效益;始终保持优美的园景园容,提高公园生态效益;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公园经济效益。
  2.工作目标
  在市区已有51座公园绿地的基础上,2010年完成或启动建设16个公园绿地,年底公园绿地敞开数量达60个以上。计划投资208133万元,共新增绿化面积140.97公顷,其中年内新增绿化面积117.34公顷。
  3.实施工程和实施单位
  (1)丁塘港生态湿地公园:规划面积33.87公顷(其中水面7.8公顷,陆地26.07公顷),计划投资2.94亿元。市园林局、戚墅堰区组织实施,年内基本建成。
  (2)圩墩公园(三期):规划面积2.7公顷(四中地块),2010年启动建设,年内完成前期启动资金500万元。市园林局、戚墅堰区组织实施,年内启动建设。
  (3)雕庄公园:新增绿化面积6.67公顷,计划投资5000万元。市园林局、天宁区组织实施,年内建成。
  (4)桃园绿地(二期):新增绿化面积1.83公顷,计划投资13831万元。市建设局组织实施,年内启动建设。
  (5)民航机场绿地:新增绿化面积17公顷,计划投资5238.91万元。市建设局组织实施,年内基本建成。
  (6)广化桥绿地:新增绿化面积0.8公顷,计划投资5514万元。市园林局、钟楼区组织实施,年内启动建设。
  (7)五星公园改造:将五星公园改造提升为法治主题公园,原有2个自然园区分别建成廉政和法治两个主题分园。法治公园以2个广场、3个景点、6条不同风格的宣传带为基本框架,用法治雕塑、人物塑像、大型电子屏等手法,反映古今中外的法治人物、重要法典、法治典故、法治格言、法律体系、法律条文等法治内容,在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开展公平、正义、权利、和谐等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市园林局组织实施,计划投资2600万元,年内建成。
  (8)城铁北广场绿地:新增绿化面积2公顷,计划投资2100万元。市交通局组织实施,年内建成。
  (9)西太湖休闲区核心区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33.5公顷,计划投资2.1亿元,2010年完成入口广场、休闲广场、创业路两侧及揽月湾广场景观绿化建设。武进区组织实施,年内建成。
  (10)太湖湾狂欢谷绿化工程:规划新增绿化面积15.3公顷,投资3800万元,2010年4-9月实施。武进区组织实施,年内建成。
  (11)淹城春秋园绿化:2010年5月前完成25.52公顷淹城春秋园一期工程配套绿化建设,计划投资6000万元。武进区组织实施,年内建成。
  (12)环球恐龙城5A精品景区:项目占地60公顷,总投资55.65亿元,包括恐龙园峡谷区改造,迪诺水上街市,时光城,养生天地,网络游戏主题公园等,主题区域将集中体现高科技、参与性和文化体验性,强化恐龙文化主题体验。新增绿化面积10公顷,计划投资10.7亿元。新北区组织实施,年内启动建设。
  (13)高铁生态公园(暂定名):位于高速铁路(龙江路—老藻江河)和沪宁高速公路之间,新增绿化面积11公顷,总投资1.5亿元(其中2010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新北区组织实施,年内启动建设。
  (14)飞龙绿环小游园:东起长江路,南至南湖路,全长1.2公里,结合30米绿化带和多个街头绿地,打造特色鲜明的带状公园绿地,新增绿化面积5公顷,2010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新北区组织实施,年内建成。
  (15)高铁南北广场绿地:新增绿化面积4公顷,计划投资2500万元。新北区组织实施,年内建成南广场绿地。
  (16)月星广场中心绿地:改造提升绿化面积5.5公顷,2010年计划投资1650万元。新北区组织实施,年内启动建设。
  (二)道口绿化建设工程
  1.特色和标准
  一是不论道口路口,个个是绿色窗口。绿色窗口要坚持以绿为主,生态优先的原则,形成结构合理、层次丰富、季相明显和景观多样的植被景观。二是城市出入口不仅是绿色窗口,还是形象窗口。形象窗口要通过道口绿化、亮化、广告、可视范围内建筑立面、交通设施等全方位整治,实现绿化、环境和管理提升,达到“空间大起来、道口绿起来、灯光亮起来、景观美起来”的目标,形成道口特色景观,体现城市形象。
  2.工作目标
  实施2项工程,建立1个机制,计划投资25629万元,新增绿化面积13.33公顷,提升绿化面积124公顷:一是道口提升工程,包括沪宁高速常州道口、沪宁高速横山桥道口、沪宁高速薛家道口、沪宁高速罗溪道口、沿江高速常州南道口等5个主要城市出入口;二是道口绿化建设工程,实施沿江高速滆湖互通道口新建绿化工程;三是建立道口绿化长效管理机制。
  3.实施工程和实施单位
  (1)道口提升工程:分别对沪宁高速常州道口、沪宁高速横山桥道口、沪宁高速薛家道口、沿江高速常州南道口4个道口进行提升,提升绿化面积124公顷。提升内容包括匝道内外的绿化、灯光亮化、广告、可视范围内建筑立面、交通设施等。计划投资23629万元。道口提升工程(包括匝道内、匝道外)分别由武进区、新北区组织实施,市绿通办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监管、统一验收。市交通局做好与省高速公路控股公司的协调工作,配合武进区、新北区实施匝道内提升工程。匝道内提升工程经费由市交通局统一筹集,概算资金11508万元。匝道外提升工程经费分别由武进区、新北区承担,其中武进区概算资金4903万元,新北区概算资金7218万元。
  沪宁高速罗溪道口的提升与机场扩建同步实施,具体按上述操作方式。
  (2)沿江高速滆湖互通道口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3.33公顷,计划投资2000万元。武进区组织实施。
  (3)建立道口绿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将原由省高速公路控股公司负责的高速公路匝道内绿化等的管理,移交给属地政府管理,市交通局、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移交的组织协调工作。自2010年1月1日起,由属地政府落实道口绿化养护经费,提高道口绿化养护标准,落实相关单位,统一负责匝道内外绿化等的管理工作。
  (三)垂直绿化建设工程
  1.特色和标准
  一是市区河道,特别是关河、藻江河、北塘河3条重点河道驳岸两侧栽植攀缘和悬挂植物,形成绿色幕墙,提升河道景观功能。二是市区道路沿线桥梁桥柱、高架桥柱、地道引坡挡墙、房屋山墙、栏杆等处栽植藤本植物和悬挂植物,通过立体种植形成绿色幕墙,丰富绿化层次,增加建筑物艺术效果,提高绿视率。
  2.工作目标
  在2008年实施垂直绿化长度3.7万多米、种植藤本植物20多万株的基础上,2010年计划实施4项工程,新增垂直绿化长度2万米以上,种植藤本植物30万株,投资3150万元。
  3.实施工程和实施单位
  (1)铁路地道垂直绿化工程:结合城际铁路改造,同步实施永宁路地道、竹林南路地道、五一路地道、泡桐路地道、戚月线地道等5个地道垂直绿化。市建设局组织实施,计划投资750万元,实施长度为8000米。
  (2)高架路二期桥柱垂直绿化工程:在全长27.9公里的高架范围内的桥柱,全部进行垂直绿化。市建设局组织实施,计划投资2000万元。
  (3)河道垂直绿化工程:对关河、藻江河、北塘河、大运河、西市河和三井河六条河道两侧、长14.95公里的有条件地段进行垂直绿化。市水利局组织实施,计划投资200万元。
  (4)垂直绿化修复工程:对于受沪宁城际铁路施工影响的青洋路、五角场、晋陵路、健身路、通江路、长江路等6处铁路立交垂直绿化进行补建和恢复整治。市交通局组织实施,计划投资200万元。
  (四)道路绿化建设工程
  1.特色和标准
  公路绿化的标准:“不论国道省道,条条是绿色通道”。一是高速公路在防护拦外每侧实施绿化宽度不低于50米,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西绕城高速公路花木示范区在防护拦外每侧实施50米生态防护林和100米苗圃生态林;二是普通国道干线公路在路面外每侧实施绿化宽度不低于30米;三是普通省道干线公路在路面外每侧实施绿化宽度不低于20米;四是对辖市(区)二级公路标准以上的道路进行绿化,其中二级公路在路面外每侧实施绿化宽度不低于10米,一级公路在路面外每侧实施绿化宽度不低于15米。
  城市道路绿化的标准:新建道路绿地率指标全部符合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要求。其中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市区主要道路绿化的标准:形成绿化连线、景观多样、立体种植、绿量浓郁的城市道路绿化视觉效果。主干路应按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种植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势强和环境效益好的行道树等植物种类;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种植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的木本或草本观花植物,营造四季有花、色彩丰富的道路绿化景观效果。
  2.工作目标
  2010年实施7项工程,包括新建道路绿化工程、景观示范路绿化提升工程、主次干道绿化提升工程、市区主要道路美化工程、绿化设施提升工程、武进区道路绿化新建和提升工程、新北区道路绿化新建和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367.9公顷,计划投资57840万元。
  3.实施工程和实施单位
  (1)新建道路绿化工程:由市建设局组织实施中吴大道、高架路二期、飞龙东路、东经120路和竹林北路、新堂西路等新建道路配套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22.87公顷,计划投资20817万元,其中,中吴大道新增绿化面积30.5公顷,计划投资6477万元;高架路二期新增绿化面积81.7公顷,计划投资11414万元;飞龙东路新增绿化面积1.87公顷,计划投资726万元;东经120路新增绿化面积8.8公顷,计划投资2200万元。
  (2)景观示范路绿化提升工程:由市园林局、新北区组织实施通江路、延陵中路、延陵西路三条景观示范路绿化提升工程,提升内容包括树木调整、设施更新、景观改造。市园林局实施工程计划投资2000万元。
  (3)主次干道绿化提升工程:由市园林局组织实施兰陵路、和平中路、劳动路、怀德路、长江路、关河西路、东方东路、东方西路、东方二路、健身北路、晋陵中路、青洋北路、飞龙西路、离宫路共14条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沪宁高速与黄河东路防护林带提升;龙江路与运河路、新昌路与新府路、飞龙西路与玉龙路3个道路节点绿地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26公顷,计划投资10280万元。
  (4)市区主要道路美化工程:
  一是种植四季花卉:实施市区16条主要道路(延政路、长虹路、和平南路、兰陵路、通江路、衡山路、河海路、汉江路、延陵中路、延陵西路、长江路、怀德路、中吴大道、飞龙路、劳动路、晋陵路)四季有花工程,调整种植各种开花乔灌木不低于5000株,布置四季花卉面积不低于30000平方米,开花乔灌木和花卉品种数量不低于50种,主要品种有合欢、栾树、桃树、樱花、垂丝海棠、杜鹃、矮牵牛、鸡冠花、三色堇等。
市园林局组织实施通江路(龙城大道以南)、延陵中路、延陵西路、长江路(沪宁铁路地道-新龙大桥以北)、怀德路、劳动路、晋陵路、兰陵北路(龙城大道以南)等道路四季花卉种植,计划投资1550万元。市建设局组织实施中吴大道、飞龙路(藻江河以东)等道路四季花卉种植。武进区组织实施延政路、长虹路、和平南路、兰陵南路、长江路(新龙大桥以南)等道路四季花卉种植。新北区组织实施通江路(龙城大道以北)、衡山路、河海路、汉江路、晋陵路(龙城大道以北)、长江路(沪宁铁路
地道以北)、飞龙路(藻江河以西)等道路四季花卉种植。
  二是续建月季景观路:由市园林局组织实施3条月季示范路和16处月季景观节点,3条月季示范路分别是河海东路、东经120路、竹林北路,16处月季景观节点分别是通江路沿线的黄河路交叉口绿地、蓝港广场绿地、龙城大道交叉口绿地、西新桥交叉口绿地、金百国际绿地,晋陵中路和晋陵北路沿线的汉江路交叉口绿地、奥体中心绿地、飞龙东路交叉口绿地、青山广场绿地,延陵西路和延陵中路沿线的江南商场绿地、钟楼广场、人民公园、延陵绿洲绿地、文化宫广场、天宁寺广场、朝阳广场。
  (5)绿化设施提升工程:由市园林局组织实施晋陵路、勤业路、局前街等多条市区主次干道的行道树树池、盖板、绿地内果壳箱、座凳等的更新提升。计划投资800万元。
  (6)武进区道路绿化新建和提升工程:武进区组织实施5条道路绿化工程,分别是武南西路(武宜南路-环湖北路)、延政西路(湖滨路-S239)、长虹西路、朝阳路、武南河西段。新增绿化面积210.37公顷,计划投资18700万元。
  (7)新北区道路绿化新建和提升工程:新北区组织实施10条道路绿化工程,分别是飞龙路、昆仑路、武夷山路、红河路、吕墅西路、吕墅中路、通江路(高速公路-辽河路)、辽河路、龙汇路、龙沧路。新增绿化面积32.4公顷,计划投资3693万元。
  (五)围墙绿化工程
  1.特色和标准
  市区范围内所有主次干道周边实体围墙和社区的实体围墙全部都是绿色围墙,内外种植绿化。对不具备实施透景改造的围墙,围墙外种植树木或沿围墙外面实施垂直绿化。
  2.工作目标
  在前几年中心城区已建围墙绿化约100公里的基础上,2010年,由市城管局负责实施4项工程,新建围墙绿化长度约68公里,绿化面积共31.27公顷,计划投资21847.58万元。各区负责实施辖区道路、社区的围墙绿化工程,市城管局负责监管,实施围墙绿化长度约78公里,计划投资10748万元。
  3.实施工程和实施单位
  (1)沪宁城际铁路城区段围墙绿化工程:由市城管局组织实施沪宁城际铁路常州站、戚墅堰站两端3公里范围内的景观围墙建设,3公里范围外的围墙粉刷出新和垂直绿化建设。绿化长度13公里,计划投资3578万元,绿化面积6.51公顷。
  (2)高架路二期城区段围墙绿化工程:由市城管局组织实施,绿化长度5公里,计划投资1220万元,绿化面积1.36公顷。
  (3)新建道路围墙绿化工程:由市城管局组织实施中吴大道、龙锦路、新堂北路、棕榈路、五一路、吊桥路、东径120路、竹林西路、东城路、长丰路、虹景路、龙江路、翠虹路、青龙路、新昌路、茶花路、锦绣路、飞龙东路等18条道路两侧的围墙绿化工程。绿化长度41公里,计划投资14757.78万元,绿化面积20.96公顷。
  (4)围墙绿化提升工程:由市城管局组织对2006-2008年实施的劳动东路、劳动中路、怀德路、关河西路、和平路、长江路、晋陵路、勤业路、新市路、邮电路、通江路、武青路、光华路、丽华路、迎宾路等15条整治道路景观及节点进行提升。绿化长度9.4公里,计划投资2291.8万元,绿化面积2.44公顷。
  (5)天宁区围墙绿化工程:由天宁区组织实施辖区道路、社区的围墙绿化工程,市城管局负责监管。绿化长度50000米,绿化改造75000平方米,投资7750万元。
  (6)钟楼区围墙绿化工程:由钟楼区组织实施辖区道路、社区的围墙绿化工程,市城管局负责监管。绿化长度25480米,投资2548万元。
  (7)戚墅堰区围墙绿化工程:由戚墅堰区组织实施辖区道路、社区的围墙绿化工程,市城管局负责监管。绿化长度3500米,改造绿地6060平方米,计划投资450万元。
  四、实施要求
  1.彰显特色、坚持标准
  彰显“五大特色绿化”,是对我市连续几年组织实施“八路八口”、“八路八口四河”、“城乡绿化十大工程”、“城乡绿化八大工程”的总结,更是我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追求。要彰显特色,全市上下必须通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继续高起点规划新一轮园林绿化实施纲要,继续高标准实施一批园林绿化工程,再大干3年,基本形成常州“五大特色绿化”,成为我市又一张名片;要坚持标准,必须严把工程规划、建设、管理的质量关,充分发挥园林科技的支撑作用,贯彻节约型园林绿化理念,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重视植物多样性的运用,积极推广园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五大特色绿化工程”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项目多、任务重、标准高,时间紧,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扎实推进。要加大筹措资金力度,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各区政府要紧紧围绕目标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市有关责任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快推进。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在制定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做好政策落实、工作监管和综合协调;市建设、交通、水利、园林、城管等单位要积极主动做好项目实施、技术指导、检查监督等工作;其他有关部门也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强化管理,加大宣传
  “五大特色绿化工程”,列入2010年全市60项重点工程(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层层分解,落实到项目,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加大督查力度,突出督查重点,强化进度和质量督查。要加大宣传,树立“植树造林、绿化常州、人人有责”理念,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全社会关心绿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培养广大市民植绿、护绿、兴绿、爱绿的意识。
  五、工作安排
  1.2009年11月前为发动部署阶段。
  2.2009年12月起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2010年8月底前完成道口绿化提升工程,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河道和现有桥桩、引坡、山墙、栏杆等的垂直绿化工程,现有道路的围墙绿化工程。根据新建和改建道路、地道、高架建设工程进度,及时组织实施相关的道路绿化工程、围墙绿化工程、垂直绿化工程。
  2010年年内完成五星公园改造、城铁北广场绿地、雕庄公园、飞龙绿环小游园、西太湖休闲区核心区绿化工程、太湖湾狂欢谷绿化工程、淹城春秋园绿化工程。基本完成丁塘港生态湿地公园、民航机场绿地建设。启动建设圩墩公园(三期)、桃园绿地(二期)、广化桥绿地、环球恐龙城5A精品景区、高铁生态公园、高铁南北广场绿地、月星广场中心绿地等其他公园绿地。
  3.2010年8月—9月,检查验收阶段。
  附件:1. 常州市市区2010年“五大特色绿化工程”建设任务一览表
     2. 常州市2010年高速公路道口提升工程任务一览表(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关于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通知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通知

2004-05-0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研究制订防治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开展健康教育,落实防治措施

,加强患者救治,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传播和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防治工作还存在宣传教育不够广泛、疫情监测不够落实、干预措施不够普及、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防治力量薄弱、技术手段欠缺、一些地区和部门对防治工作认识不够等问题。为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趋势,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

艾滋病防治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把这一关系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坚决遏制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势头。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的通知》(国发[1998] 3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通知》(国办发[2001]40号)精神,制订具体防治目标和行动计划,实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疫情比较严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其他地区也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落实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开展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督导检查,对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当、隐瞒疫情、玩忽职守造成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坚持预防为主,实施综合治理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农村和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重点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要使公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知识和办法,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

各级各类新闻宣传单位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列为宣传重点之一,制订具体的宣传计划,并认真予以实施。中央和地方主要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要设立专门栏目,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并定期播放或刊登有关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的公益广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的指导和督查。

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三下乡”等形式,在农村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工作。要积极配合卫生等部门编写、印发适合农村地区的宣传材料,做到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乡乡有音像宣传品,村村有宣传挂图,户户有宣传手册;支持乡(镇)和疫情比较严重地区的村建立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栏。要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农贸集市、节假日等机会,在群众集中的地点不失时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活动。

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课时。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要深入持久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铁路、交通、民航、质检部门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对旅客宣传的内容。疫情比较严重地区和边境口岸的候车、候船、候机室,要设置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专栏和宣传牌,摆放宣传教育材料;有影视广播播放条件的旅客集中场所,要适时播放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

文化、工商部门要切实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管理,要求娱乐服务场所公开张贴和摆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卫生部门要会同公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因吸毒导致艾滋病传播比较严重的地区开展药品维持治疗和针具市场营销试点,并逐步加以推广。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要采用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向就诊患者、服务对象宣传艾滋病防治和安全套使用知识。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要采取适宜的形式宣传推广使用安全套,设立安全套自动售套机。安全套生产、经营企业可利用商业网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计划生育网络,开展安全套公益广告宣传活动。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宣传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公益广告宣传。

(二)依法管理,强化监督。

卫生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加强对无偿献血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会同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动员全社会健康适龄人员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提高无偿献血率;会同食品药品监管、公安部门切实加强对采供血机构的管理,加大对非法采供血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坚决杜绝艾滋病经血液途径传播。要强制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做好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毁形和有关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防止艾滋病医源性传播。

公安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贩毒和吸食、注射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强制戒毒人员、查处的卖淫嫖娼人员和城市流动人口等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公安、司法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羁押和被监管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检测、筛查、治疗和有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为羁押和被监管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设立专门场所。

卫生部、法制办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开展调查研究,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对其中不适应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的依法予以修订,同时研究起草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专门法规。各地区也应当结合实际,完善本地区有关立法。

(三)切实做好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

国家在疫情比较严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开展以治疗和关怀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推动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在社区、家庭获得治疗和帮助。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工作要针对社区需求,提供知识培训、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医疗护理和咨询关怀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使社区各类人群,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性病患者以及高危人群都能连续、方便地得到有关信息与服务,营造一个有利于艾滋病预防、治疗,有利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部门和地区要加强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工作,根据工作进展和质量对示范区适时进行调整。

国家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防治咨询、筛查,并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药品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经母婴途径的艾滋病病毒传播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及有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继续做好阻断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工作。

三、加强疫情监测,规范疫情报告

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和相关咨询。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艾滋病疫情监测,开展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力求准确掌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数量、疫情变化阶段性情况和流行趋势。卫生部要会同财政部研究制订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和相关咨询的具体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上报本地区艾滋病疫情,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对瞒报、漏报和迟报疫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落实救治政策,做好药品供给

国家将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和城乡医疗救助支出范围,向农民中的艾滋病患者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对经济困难艾滋病患者相关疾病治疗药品费用给予适当减免。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主要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鼓励流动人口中的艾滋病患者回乡接受治疗。劳动保障部、卫生部要抓紧研究确定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的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品种,切实保证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要加强新型艾滋病治疗药品的研制和生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继续支持艾滋病治疗药品的研制与开发,加快艾滋病治疗药品审批过程,努力推出一批安全、有效的艾滋病治疗药品。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实行定点生产、统一集中采购,纳入国家药品储备,统一分配、调拨,并通过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网络逐级分发。各地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执行卫生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项目管理规范(试行)》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项目管理执行方案(试行)》,严格规范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的使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分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及时、有效地做好艾滋病患者救治工作。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防治经费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必要的药品采购、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疫情监测、示范区建设、防治能力建设和患者救治的经费。疫情严重地区的各级财政要设立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中央财政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经济困难地区和疫情严重地区的抗艾滋病病毒药品采购等给予资金支持。要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要合理安排防治经费,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能力建设。积极支持有关医疗卫生机构改善艾滋病防治基础设施,改善防治条件。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人员培养、培训工作,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同时,高度关心防治人员的身体健康,努力避免职业暴露感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视财力状况对基层防治人员给予一定津贴。

六、开展关怀救助,加强病人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解决艾滋病患者遗孤免费义务教育问题。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

要根据卫生部《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采取医疗服务、社区服务、社会与家庭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管理,消除社会歧视。要进一步发挥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关怀活动。同时,要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对恶意传播疾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开展国际合作,提高防治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争取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参与国际社会防治艾滋病的活动。要充分借鉴国际社会防治艾滋病的经验,不断总结我国防治工作有效做法,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努力把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切实、有效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完)


沈阳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

辽宁省沈阳市人大常委会


沈阳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

颁布日期:2007年09月01日       实施日期:2007年09月10日


(2007年6月20日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7年7月27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

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69号)


  《沈阳市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由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6月20日修订,已经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7月27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0日起施行。

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7年9月1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排水管理,发挥城市排水设施的功能,防止洪涝灾害,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排水,是指城市规划区内的污水、雨水、地下水的接纳、输送、排放和处理。

  本条例所称城市排水设施,是指接纳、输送和排放污水、雨水、地下水的管网、河道、沟渠、人工湖、泵站、闸门等设施和污水处理厂及其他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排水设施包括公共排水设施和自建排水设施。

  第三条 凡在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排水管理和建设、维护、使用城市排水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是本市城市排水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排水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所属的排水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

  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排水管理和监督工作。

  建设、规划、房产、环保、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城市排水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改造、维护、运行资金,列入年度城市建设投资计划。

  第六条 城市排水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分级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七条 鼓励对城市排水的科学技术研究,积极推广和支持先进技术设备用于城市排水事业,提高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改造、维护、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使用城市排水设施的权利和保护城市排水设施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制止、举报。

  市和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对维护城市排水设施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管理

  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编制城市排水规划,合理安排排水管网、排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等排水设施。

  市有关部门和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城市排水规划,制定公共排水设施的年度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 城市排水应当遵循雨水、污水分流排放的原则。

  城市新区建设、旧区改造以及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排水设施,应当按照雨水、污水分流的要求建设;尚未实行雨水、污水分流的旧城区,应当加快排水设施的改造,逐步向雨水、污水分流过渡。

  第十一条 新建或者改建的排水管道,在接入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符合标准的沉淀井、隔油池、化粪池等设施。

  在实行雨水、污水分流的地域,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不得混接。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排水工程,必须符合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排水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保修期自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2年。

  第三章 排水设施使用管理

  第十四条 城市排水实行许可证制度。凡直接或者间接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水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水户),应当向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排水许可证》,未取得《排水许可证》的,不得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水。

  第十五条 申请办理《排水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排放口的设置符合城市排水规划的要求;

  (二)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的污水,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排放标准;

  (三)已按规定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

  (四)已在排放口设置专用检测井;

  (五)施工作业临时排水有沉淀物,足以造成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堵塞或者损坏的,排水户已修建预沉设施;

  (六)重点排水户还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重点排水户由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会同环保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申请办理《排水许可证》,应当如实提交下列材料:

  (一)城市排水许可申请表;

  (二)排水管网(道)、专用检测井、排放口位置和口径图纸及有关说明;

  (三)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工艺的有关资料;

  (四)具有计量认证资格的排水检测机构出具的排水水质、水量、水温、水压检测报告;

  (五)生产产品种类、主要原料和用水量的有关说明;

  (六)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与排水有关的资料;

  重点排水户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提供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七条 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排水户,应当自受理其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颁发《排水许可证》。

  《排水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因工程施工或者其它原因需要向城市排水设施临时排水的,《排水许可证》的有效期,由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根据排水状况具体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施工期限。

  第十八条 排水户必须按照《排水许可证》规定的内容排放污水。

  需要变更排水许可内容的,排水户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向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重新申请办理《排水许可证》;因紧急情况确需延缓申请办理的,必须向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报告,并在7个工作日内申请办理《排水许可证》。

  第十九条 重点排水户应当每季度向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报告水量、水质检测数据。

  第二十条 污水处理厂应当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不得排放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因特殊情况不能正常运行的,应当立即向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其正常运行。

  第二十一条 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委托具有计量认证资格的排水监测机构,定期对排水户排放污水的水质进行检测,并向社会公开检测结果。排水户应当如实反映排水状况,提供水质、水量等数据资料。

  第二十二条 排水户及居民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应当依法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逾期不缴纳的,按日千分之一加收滞纳金。

  第四章 排水设施维护管理

  第二十三条 城市公共排水设施,按照管理权限,由市或者区城市排水管理机构负责维护。

  第二十四条 自建的排水设施,由其产权人或者产权单位负责维护。

  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的排水设施(包括其与城市公共排水设施连接点间的部分),由其产权人或者产权单位负责维护。

  住宅区建筑红线内的排水设施,实行物业管理的,可以委托物业管理企业负责维护;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可以委托房屋管理单位负责维护。所需资金依照有关法规的规定执行。

  住宅区建筑红线外与城市公共排水设施连接点间的部分,无产权单位的,按照管理权限,由市或者区城市排水管理机构负责维护,所需资金由城市排水设施维护费中列支。

  第二十五条 在建和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排水设施,由其工程建设单位负责维护。

  第二十六条 维护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对城市排水设施进行维护,保证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二)对城市排水设施进行日常巡查,并在每年汛期前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三)及时清理排水管渠、河道等排水设施;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七条 城市排水设施发生冒溢、管道破裂等情况,维护管理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到达现场维修。

  城区防汛期间,如遇中雨以上汛情,排水泵站集水池的水位应当控制在规定标准的范围内;维护单位接到汛情报告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尽快到达所辖地段排涝抢险。

  第二十八条 市和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应当设置并公开排水设施事故报告电话。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损害城市排水设施的行为:

  (一)向城市排水设施内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浆等易堵物或者排放剧毒、易燃易爆物质和有害气体等;

  (二)在城市排水管网垂直地面上植树、敷设线杆;

  (三)擅自将自建排水管网接入城市公共排水管网、沟渠或者改变排水流向;

  (四)擅自占压、掩埋、堵塞、拆卸、移动城市排水设施;

  (五)穿凿城市排水管网、检查井、雨水井,敷设工程管线;

  (六)破坏、盗窃城市排水设施;

  (七)其他损害城市排水设施的行为。

  第三十条 城市排水设施保护用地范围:

  (一)排水管道外壁两侧各3米以内;

  (二)明渠护坡脚外5米以内;

  (三)蓄水库、闸门、涵洞边缘外5米以内;

  (四)雨水井边缘外1米以内。

  排水泵站、污水(泥)处理厂的保护用地范围由规划土地主管部门确定。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城市排水设施保护用地范围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爆破、挖坑(洞)、开沟、打桩、打井、采沙取土、滥垦滥种、截流取水、修建建(构)筑物、设置广告或者堆放物料、杂物等;

  (二)违反规划敷设管道;

  (三)设闸、立坝截水;

  (四)其他危及排水设施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排水户需要向城市排水管网接设户管的,应当保持排水设施完好,造成损坏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 因规划、建设等原因,占用、改建城市排水设施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由市或者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核。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新建或者改建的排水管道,在接入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前,排水户未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符合标准的沉淀井、隔油池、化粪池等设施的,按照管理权限,由市或者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每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整改的,停止其使用城市公共排水设施。

  违反第二款规定,在实行雨水、污水分流的地域,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混接的,按照管理权限,由市或者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并每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整改的,停止其使用城市公共排水设施。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单位未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的,按照管理权限,由市或者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排水户未取得《排水许可证》,直接或者间接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水的和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排水户未按照《排水许可证》规定的内容排放污水的,由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整改的,停止其使用城市排水设施。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排水户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逾期60日仍不缴纳污水处理费和滞纳金的,由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处以应缴费额1至3倍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规定,维护单位对排水设施不履行维修养护责任,造成排水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由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单位和个人有所列损害城市排水设施行为之一的,按照管理权限,由市或者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和个人在城市排水设施保护用地范围内,有所列行为之一的,按照管理权限,由市或者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害城市排水设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妨碍、阻挠城市排水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三条 排水管理人员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域外的排水管理和监督,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7年9月10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