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营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3 13:23:03  浏览:989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营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财政部


国营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财政部


(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九日财政部发布一九九0年八月二十日财政部修订发布)

总 说 明
一、本制度适用于独立核算的国营施工企业及其所属内部独立核算单位。独立核算的施工企业,包括建筑安装公司、房修公司、住宅公司、市政工程公司和机械施工公司等企业。所属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包括施工单位(如工程处、工区等)、工业企业(如预制构件厂、木材加工厂等)
、机械运输部门(如机械站、运输队等)、材料供应部门等单位。
二、国务院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在符合本制度统一要求的原则下,可以根据本部门、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本制度作必要的补充规定,并报财政部备案。
国务院主管部门对本制度所作的补充规定,仅限于本部门直属企业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需要对本制度进行补充,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同意。
企业应根据本制度和国务院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的补充规定设置会计科目,组织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
三、施工企业所属从事工业、商业等其他生产经营的内部独立核算单位,需要执行有关行业会计制度的,应先征得财政部门的同意。
四、企业的收益和费用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本期内实际发生的应属本期的收益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入帐;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五、企业的收益和费用的计算,应当相互配合一致。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都必须在同一时期内登记入帐,不得脱节,不得提前或延后。
六、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得任意改变。如需改变,须报经财政部门批准,并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七、会计科目
1.本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各部门各企业不得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财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增设会计科目使用。
2.企业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时,应填列会计科目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编号,不填列名称。
八、会计报表
1.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及时编报月份、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并做到手续齐备、内容完整、数字准确、说明清楚。不得为赶编报表提前结帐,不得任意估计数字,严禁弄虚作假,篡改数字。
2.企业的季度、年度会计报表,应附送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各种资金的运用和增减变动的原因,成本的升降原因和税金、利润的上交情况等。
年度财务情况说明书应全面、详细。季度财务情况说明书可以有重点地作扼要的分析说明。如有重大问题在月报中也应附送简要说明。
3.企业会计报表的报出时间:月份报表应在月份终了后15天内报出(按扣除星期日和例假日计算,下同),季度报表应在季度终了后20天内报出,年度报表应在年度终了后45天内报出。
4.企业的会计报表应报送开户银行、监交的财税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各一份。其他需要报送的单位和份数,由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规定,但要严加控制,不能过多地加重基层财会人员编报会计报表的工作量。
5. 会计报表的填报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有外币收支的企业,收支的外币应按国家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填列,并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6.会计报表中应填列的计划数(或预算数),凡须经有关机关核定的,应填列最后核定的数字;在未经核定以前,应填列最后上报的数字。
7.企业解交的税金、利润,应于年度终了时与监交机关核对,并将核对无误的交款清单随同年度会计报表上报,由企业主管部门汇编后报送财政部门。
8.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码,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注明企业的名称、地址、主管部门、开业年份、报表所属年度、季度、月份、规定报出日期、实际报出日期等。
企业的会计报表必须由企业行政领导人、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并由总会计师签名或盖章。
9.企业在年度内变更隶属关系时,不论隶属关系如何变更,其所编制的月份、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都应反映自年初起的全部累计数字。
九、本制度引用的现行有关概(预)算、计划、财务、统计等制度的规定,是为了说明会计科目的设置依据和使用方法。今后这些规定如有修改、废止,企业应按新的规定办理。如果会计制度需要作相应的变更,由财政部统一修改。

会 计 科 目
一、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
资 金 占 用 科 目 | 资 金 占 用 科 目
-------------------|-------------------
顺序号|编 号| 名 称 |顺序号|编 号| 名 称
---|---|-----------|---|---|-----------
1 |001|固定资产 |45 |501|固定基金
2 |011|待核销基建支出 |46 |502|折旧
3 |021|无形资产 |47 |503|流动基金
4 |031|长期投资 |48 |504|上级拨入资金
5 |101|材料采购 |49 |505|其他单位投入资金
6 |111|采购保管费 |50 |511|基建借款
7 |121|主要材料 |51 |512|流动资金借款
8 |125|结构件 |52 |513|应付债券
9 |131|机械配件 |53 |622|周转材料摊销
10 |133|其他材料 |54 |631|预收备料款
11 |134|低值易耗品 |55 |632|预收工程款
12 |135|周转材料 |56 |641|应付分包工程款
13 |136|材料成本差异 |57 |651|应付票据
14 |139|委托加工材料 |58 |652|应付购货款
15 |141|工程施工 |59 |653|应付工资
16 |142|工业生产 |60 |654|应付内部单位款
17 |143|机械作业 |61 |657|所属上交管理费
---------------------------------------
续表
---------------------------------------
资 金 占 用 科 目 | 资 金 来 源 科 目
-------------------|-------------------
顺序号|编 号| 名 称 |顺序号|编 号| 名 称
---|---|-----------|---|---|-----------
18 |144|辅助生产 |62 |659|其他应付款
19 |145|管理费用 |63 |661|预提费用
20 |147|对外承包工程支出 |64 |691|应交税金
21 |148|多种经营支出 |65 |694|应交利润
22 |151|待摊费用 |66 |695|应交教育费附加
23 |163|产成品 |67 |751|待处理财产盘盈
24 |171|现金 |68 |801|工程结算
25 |172|结算户存款 |69 |802|销售
26 |179|其他货币资金 |70 |811|利润
27 |181|应收票据 |71 |901|专用基金
28 |183|应收工程款 |72 |911|含量工资包干节余
29 |184|应收销货款 |73 |921|特种基金
30 |185|预付分包备料款 |74 |931|专用拨款
31 |186|预付分包工程款 |75 |941|专用借款
32 |191|应弥补亏损 |76 |951|专项应交款
33 |194|应收内部单位款 |77 |991|专项应付款
34 |196|备用金 | | |
35 |198|其他应收款 | | |
36 |201|拨付所属资金 | | |
37 |251|待处理财产损失 | | |
38 |311|利润分配 | | |
39 |401|专项存款 | | |
40 |411|专项物资 | | |
41 |421|专项工程支出 | | |
42 |431|临时设施 | | |
43 |441|有价证券 | | |
44 |491|专项应收款 | | |
---------------------------------------
二、新旧会计科目对照表
---------------------------------------
新 科 目 | 原 科 目
-------------------|-------------------
顺序号|编 号| 名 称 |顺序号|编 号| 名 称
---|---|-----------|---|---|-----------
1 |001|固定资产 | 1 |001|固定资产
2 |011|待核销基建支出 | | |
3 |021|无形资产 | | |
4 |031|长期投资 | | |
5 |101|材料采购 | 2 |101|材料采购
6 |111|采购保管费 | 3 |111|采购保管费
7 |121|主要材料 | 4 |121|主要材料
8 |125|结构件 | 5 |125|结构件
9 |131|机械配件 | 6 |131|机械配件
10 |133|其他材料 | 7 |133|其他材料
11 |134|低值易耗品 | 8 |134|低值易耗品
12 |135|周转材料 | 9 |135|周转材料
13 |136|材料成本差异 |10 |136|材料成本差异
14 |139|委托加工材料 |11 |139|委托加工材料
15 |141|工程施工 |12 |141|工程施工
16 |142|工业生产 |13 |142|工业生产
17 |143|机械作业 |14 |143|机械作业
18 |144|辅助生产 |15 |144|辅助生产
19 |145|管理费用 |16 |145|管理费用
20 |147|对外承包工程支出 | | |
21 |148|多种经营支出 | | |
22 |151|待摊费用 |17 |151|待摊费用
23 |163|产成品 |18 |163|产成品
---------------------------------------
续表
---------------------------------------
新 科 目 | 原 科 目
-------------------|-------------------
顺序号|编 号| 名 称 |顺序号|编 号| 名 称
---|---|-----------|---|---|-----------
24 |171|现金 |19 |171|现金
25 |172|结算户存款 |20 |172|结算户存款
26 |179|其他货币资金 |21 |179|其他货币资金
27 |181|应收票据 | | |
28 |183|应收工程款 |22 |183|应收工程款
29 |184|应收销货款 | | |
30 |185|预付分包备料款 |23 |181|预付分包备料款
31 |186|预付分包工程款 |24 |182|预付分包工程款
32 |191|应弥补亏损 | | |
33 |194|应收内部单位款 |25 |185|应收内部单位款
34 |196|备用金 |26 |186|备用金
35 |198|其他应收款 |27 |189|其他应收款
36 |201|拨付所属资金 |28 |201|拨付所属资金
37 |251|待处理财产损失 |29 |251|待处理财产损失
38 |311|利润分配 |30 |311|利润分配
39 |401|专项存款 |31 |401|专项存款
40 |411|专项物资 |32 |411|专项物资
41 |421|专项工程支出 |33 |421|专项工程支出
42 |431|临时设施 |34 |431|临时设施
43 |441|有价证券 |35 |441|国库券
44 |491|专项应收款 |36 |491|专项应收款
45 |501|固定基金 |37 |501|固定基金
46 |502|折旧 |38 |511|折旧
47 |503|流动基金 |39 |601|流动基金
48 |504|上级拨入资金 | | |
49 |505|其他单位投入资金 | | |
50 |511|基建借款 | | |
---------------------------------------
续表
---------------------------------------
新 科 目 | 原 科 目
-------------------|-------------------
顺序号|编 号| 名 称 |顺序号|编 号| 名 称
---|---|-----------|---|---|-----------
51 |512|流动资金借款 |40 |611|流动资金借款
52 |513|应付债券 | | |
| | |41 |621|低值易耗品摊销
53 |622|周转材料摊销 |42 |622|周转材料摊销
54 |631|预收备料款 |43 |631|预收备料款
55 |632|预收工程款 |44 |632|预收工程款
56 |641|应付分包工程款 |45 |641|应付分包工程款
57 |651|应付票据 | | |
58 |652|应付购货款 |46 |651|应付购货款
59 |653|应付工资 |47 |652|应付工资
60 |654|应付内部单位款 |48 |653|应付内部单位款
61 |657|所属上交管理费 | | |
62 |659|其他应付款 |49 |659|其他应付款
63 |661|预提费用 |50 |661|预提费用
64 |691|应交税金 | | |
65 |694|应交利润 | | |
66 |695|应交教育费附加 | | |
| | |51 |692|应交折旧基金
67 |751|待处理财产盘盈 |52 |751|待处理财产盘盈
68 |801|工程结算 |53 |801|工程结算
69 |802|销售 |54 |802|销售
70 |811|利润 |55 |811|利润
71 |901|专用基金 |56 |901|专用基金
72 |911|含量工资包干节余 | | |
73 |921|特种基金 |57 |911|特种基金
74 |931|专用拨款 |58 |921|专用拨款
75 |941|专用借款 |59 |931|专用借款
76 |951|专项应交款 | | |
77 |991|专项应付款 |60 |991|专项应付款
---------------------------------------
附注: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或调整下列会计科目:1.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可以不设“101材料采购”和“136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增设“137在途材料”科目。2.采用计划成本进行产品日常核算的附属工业企业,可以增设“164产品成本差异”科
目。3.实行建筑产品商品化的企业,可以增设“161建筑产品”科目,并将“163产成品”科目改为“163工业产品”科目,将“802销售”科目下的“产品销售”明细科目分为“建筑产品销售”和“工业产品销售”两个明细科目。4.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销售产品的附属工
业企业,对于发出的产成品,可以在“163产成品”科目下增设“发出商品”明细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166发出商品”科目核算。5.生产应交纳增值税产品的企业,应增设“665待扣税金”科目,并在“691应交税金”科目下增设“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6.按照财
务制度规定或经批准提取奖励基金的企业,应在“901专用基金”科目下,增设“奖励基金”明细科目。7.根据国务院有关住房制度改革的规定,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建立企业住房基金的企业,可以增设“919住房基金”科目。8.采用借贷记帐法的企业,可以将“151待摊费用
”和“661预提费用”科目合并为“151待摊和预提费用”科目,将“183应收工程款”和“632预收工程款”科目合并为“183发包单位工程款往来”科目,将“641应付分包工程款”和“186预付分包工程款”科目合并为“641分包单位工程款往来”科目,将“19
4应收内部单位款”和“654应付内部单位款”科目合并为“194内部往来”科目,将“198其他应收款”和“659其他应付款”科目合并为“198其他往来”科目,将“491专项应收款”和“991专项应付款”科目合并为“491专项往来”科目。采用增减记帐法的企业
,可以将“134低值易耗品”科目分设为“134低值易耗品”和“621低值易耗品摊销”两个科目,将“811利润”科目分为“811利润”“805营业外收入”“305营业外支出”科目。9.对于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者外,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规定。三、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略)

会 计 报 表
一、会计报表格式
----------------------------------
报表编号 | 报 表 名 称 | 编报期
---------|---------------|--------
会施01表 |资金平衡表 | 月、季、年
会施01表附表 |流动基金增减情况表 | 年
会施02表 |利润表 | 月、季、年
会施03表 |工程(产品、作业)成本表 | 季、年
会施04表 |竣工工程成本表 | 季、年
会施05表 |管理费用表 | 季、年
会施05表附表 |总公司管理费用表 | 季、年
会施06表 |固定资产及折旧表 | 年
会施07表 |专项资金表 | 年
-----------------------------------
*按月编报的报表,3、6、9、12月份可以免编,以季报或年报代替;按季编报的报
表,第四季度可以免编,以年报代替。
资金平衡表
编制单位: __年__月__日 会施01表
单位:元
-----------------------------------------------------
资 金 占 用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 资 金 来 源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
----------------|--|---|---|--------------|--|---|---
固定资产: | | | |固定及流动资金: | |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 固定基金 |62| |
减:折旧 | 2| | | 流动基金 |64| |
固定资产净值 | 3| | | 其中:国拨流动基金转银行|65|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已减期末盘| 5| | | 贷款专用基金转入 |66| |
盈_元) | | | | 上级拨入资金 |67| |
固定资产小计 | 6| | | 其他单位投入资金 |69| |
待核销基建支出 | 7| | | 固定及流动资金小计 |71| |
无形资产 | 8| | |借入资金: | | |
长期投资 |10| | | 基建借款 |72| |
拨付所属资金 |12| | | 流动资金借款 |73| |
储备资金: | | | | 专用借款 |74| |
主要材料 |13| | | 应付债券 |75| |
结构件 |15| | | 借入资金小计 |77| |
机械配件 |16| | |预收及应付款: | | |
其他材料 |17| | | 预收备料款 |78| |
低值易耗品 |18| | | 预收工程款 |79| |
-----------------------------------------------------
续表
------------------------------------------------------
资 金 占 用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 资 金 来 源 |行 次|年初数|期末数
----------------|--|---|---|--------------|---|---|---
周转材料 |19| | | 应付分包单位款 | 81| |
委托加工材料 |20| | | 应付票据 | 82| |
超储积压物资 |22| | | 应付及预收货款 | 83|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已减期末 |24| | | 应付内部单位款 | 84| |
盘盈_元) | | | |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 | 85| |
储备资金小计 |25| | | 其中:总公司管理费结余 | 87| |
施工生产资金: | | | | 未交税金 | 88| |
未完工程 |26| | | 未交利润 | 92| |
其中:未完对外承包工程 |27| | | 未交教育费附加 | 93| |
在产品 |29| | | 未留利润(1-11月填列)| 94| |
待摊费用 |31| | | 预收及应付款小计 | 95| |
施工生产资金小计 |32| | |专项资金: | 96| |
成品资金: | | | | 专用基金 | 97| |
产成品 |33| | | 含量工资包干节余 |101| |
发出商品 |35| | | 特种基金 |102| |
货币资金: | | | | 专用拨款 |103| |
现金 |37| | | 未交能源交通建设基金 |106| |
结算户存款 |38| | | 未交预算调节基金 |107| |
其他货币资金 |39| | | | | |
-----------------------------------------------------
续表
-----------------------------------------------------
资 金 占 用 |行次|年初数|期末数| 资 金 来 源 |行 次|年初数|期末数
---------------|--|---|---|--------------|---|---|---
货币资金小计 |40| | |专项应付款 |108| |
应收及预付款: | | | |专项资金小计 |109| |
应收票据 |41| | | | | |
应收工程款 |42| | | | | |
其中:期末拖欠工程款 |43| | | | | |
应收及预付货款 |45| | | | | |
预付分包单位款 |47| | | | | |
未弥补亏损 |48| | | | | |
应收内部单位款 |49| | | | | |
备用金 |50| | | | | |
其他应收款 |51| | | | | |
应收及预付款小计 |52| | | | | |
专项资产: | | | | | | |
专项存款 |53| | | | | |
专项物资 |54| | | | | |
专项工程支出 |55| | | | | |
临时设施 |56| | | | | |
有价证券 |57| | | | | |
专项应收款 |58| | | | | |
专项资产小计 |60| | | | | |
| | | | | | |
资金占用总计 |61| | | 资金来源总计 |110| |
----------------------------------------------------
补充资料:
定额流动资产(12月填列):1.核定定额数__元;2.年末实际数__元。
流动基金增减情况表
编制单位: __年 会施01表附表
单位:元
--------------------------------------------------
项 目 |行次|金额|| 项 目 |行次|金额
-------------------|--|--||----------------|--|---
一、年初数 | 1| ||三、本年减少数合计 |13|
其中:国拨流动基金转银行贷款 | 2| || 1.拨付所属 |14|
专用基金转入 | 3| || 2.交回上级 |15|
二、本年增加数合计 | 4| || 3.调整库存材料调拨价格折价 |16|
1.所属交回 | 5| || 4.流动资产作价投资折价 |17|
2.上级拨入 | 6| || 5. |18|
3.调整库存材料调拨价格溢价 | 7| || 6. |19|
4.归还基建借款(流动资产借款)转入| 8| ||四、年末数 |20|
5.专用基金转入 | 9| || 其中:国拨流动基金转银行贷款|21|
6.流动资产作价投资溢价 |10| || 专用基金转入 |22|
7. |11| || | |
8. |12| || | |
--------------------------------------------------
利润表编制单位:__年__月会施02表
单位;元
-------------------------------------------------------
项 目 |行次|本期数|本 年| 项 目 |行次|本期数|本 年
| | |累计数| | | |累计数
---------------|--|---|---|-----------------|--|---|---
一、利润的计算和分配 | | | |实现利润总额 |34| |
工程结算利润: | | | |加:其他单位转来利润 |35| |
工程价款收入 | 1| | | 应弥补亏损 |36| |
其中:计划利润 | 2| | | 其中:应由以后年度利润弥补的|37| |
减:税金 | 3| | | 亏损 | | |
教育费附加 | 4| | | 应由主管部门弥补的亏损|38| |
分包单位完成的工程价款| 5| | |减:归还基建借款的利润 |40| |
自行完成的工程实际成本| 6| | | 归还专项借款的利润 |41| |
工程结算利润 | 7| | | 支付融资租赁费的利润 |42| |
产品销售利润: | | | | 分给其他单位的利润 |43| |
产品销售收入 | 8| | |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48| |
减:税金 | 9| | | 小 计 |49| |
教育费附加 |10| | |减:应交所得税 |50| |
成本 |11| | | 应交利润 |51| |
产品销售利润 |12| | | 企业留利 |52| |
其中:对内销售利润 |13| | | 未留利润(12月份不填) |58| |
作业销售利润: | | | |二、补充资料: | | |
-------------------------------------------------------
续表
-------------------------------------------------------
项 目 |行次|本期数|本 年| 项 目 |行次|本期数|本 年
| | |累计数| | | |累计数
---------------|--|---|---|-----------------|--|---|---
作业销售收入 |14| | |1.实际上交所得税 |59| |
减:税金 |15| | |2.实际上交利润 |60| |
教育费附加 |16| | |3.营业外收入合计 |63| |
成本 |17| | | (1) |64| |
作业销售利润 |18| | | (2) |65| |
其中:对内销售利润 |19| | | | | |
材料销售利润 |20| | | | | |
其中:对内销售利润 |21| | |4.营业外支出合计 |70| |
对外承包工程利润 |22| | | (1) |71| |
其中:承包工程利润 |23| | | (2) |72| |
劳务利润 |24| | | |73| |
多种经营利润 |25| | | | | |
其他销售利润 |26| | |5.资金利润率(12月份填列): | | |
联合承包节省投资分成收入 |27| | | (1)按固定资产原值和定额 |82| × |
提前竣工投产利润分成收入 |28| | | 流动资产计算(%) | | |
营业外收入 |29| | | (2)按固定资产净值和定额 |83| × |
营业外支出(以“一”号表示) |30| | | 流动资产计算(%) | | |
小 计 |31| | |6.分单位的利润 | | |
减:结转的含量工资包干节余 |32| | | (1) |84| |
加:用含量工资节余弥补利润 |33| | | (2) |85| |
-------------------------------------------------------
工程(产品、作业)成本表*
编制单位: __年__季度 会施03表
单位:元
------------------------------------
| 行 | 本 期 数 | 累 计 数
| |------------|------------
成本项目**| |预算|实际|降低|降低率|预算|实际|降低|降低率
| |成本|成本| 额 |(%)|成本|成本| 额 |(%)
| |--|--|--|---|--|--|--|---
| 次 | 1| 2| 3| 4 | 5| 6| 7| 8
------|---|--|--|--|---|--|--|--|---
人工费 | 1 | | | | | | | |
材料费 | 3 | | | | | | | |
机械使用费 | 5 | | | | | | | |
其他直接费 | 6 | | | | | | | |
管理费 | 8 | | | | | | | |
------|---|--|--|--|---|--|--|--|---
合 计 | 10| | | | | | | |
------------------------------------
补充资料(年报填列):
调整后的成本降低额__元;
调整后的成本降低率__%。
*本表为反映工程成本、产品成本和作业成本的通用报表格式。施工单位为工
程成本表(会施03-1表),工业企业为产品成本表(会施03-2表),机械作业、运输部
门为作业成本表(会施03-3表)。
**本表“成本项目”栏所列项目为工程成本表的成本项目。
产品成本表“成本项目”栏的项目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管
理费、合计。
作业成本表“成本项目”栏的项目为:人工费、燃料及动力费、折旧及修理费、其他
直接费、管理费、合计。
竣工工程成本表
编制单位: __年__季度 会施04表
单位:元
----------------------------------------------
| | | 预算成本 | | |
| 行|竣 工|---------|实际成本|成 本|成 本
| |工程量|总成本|其中: | |降低额|降低率
工 程 名 称 | | | | 上年结转| | |(%)
|次 |---|---|-----|----|---|---
| | 1 | 2 | 3 | 4 | 5 | 6
----------------|--|---|---|-----|----|---|---
一、自年初起至上季末止的竣工工程| | | | | | |
累计 | 1| × | | | | |
二、本季竣工工程合计 | 2| × | | | | |
其中:(按主要工程分项填列)| | | | | | |
1. | 3| | | | | |
2. | 4| | | | | |
3.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自年初起至本季末止的竣工工程|30| × | | | | |
累计 | | | | | | |
----------------------------------------------
管理费用表
编制单位: __年__季度 会施05表
单位:元
------------------------------------------------------
| |施工单位 |工业企业 |机械运输 |材料供应 |公司机关 |合 计
| | | |部 门 |部 门 | |
|行 |-----|-----|-----|-----|-----|-----
| |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
项 目 | |计划|累计|计划|累计|计划|累计|计划|累计|计划|累计|计划|累计
| | |实际| |实际| |实际| |实际| |实际| |实际
|次 |--|--|--|--|--|--|--|--|--|--|--|--
| |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
工作人员工资 | 1| | | | | | | | | | | |
工作人员工资附加费 | 2| | | | | | | | | | | |
工作人员劳动保护费 | 3| | | | | | | | | | | |
办公费 | 4| | | | | | | | | | | |
差旅交通费 | 5| | | | | | | | | | | |
固定资产使用费 | 6| | | | | | | | | | | |
行政工具用具使用费 | 7| | | | | | | | | | | |
利息支出(已减利息收入_元) |13| | | | | | | | | | | |
税金 |14| | | | | | | | | | | |
财产保险费 |18| | | | | | | | | | | |
无形资产摊销 |19| | | | | | | | | | | |
合同公司签证费 |20| | | | | | | | | | | |
职工教育经费 |23| | | | | | | | | | | |
材料整理及零星运费 |24| | | | | | | | | | | |
材料盘亏及毁损(已减盘盈_元)|25| | | | | | | | | | | |
------------------------------------------------------
续表
------------------------------------------------------
| |施工单位 |工业企业 |机械运输 |材料供应 |公司机关 |合 计
| | | |部 门 |部 门 | |
|行 |-----|-----|-----|-----|-----|-----
| |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本年
项 目 | |计划|累计|计划|累计|计划|累计|计划|累计|计划|累计|计划|累计
| | |实际| |实际| |实际| |实际| |实际| |实际
|次 |--|--|--|--|--|--|--|--|--|--|--|--
| |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
外单位管理费 |28| | | | | | | | | | | |
业务招待费 |29| | | | | | | | | | | |
坏帐损失 |30| | | | | | | | | | | |
其他费用 |31| | | | | | | | | | | |
上级管理费 |32| | | | | | | | | | | |
小 计 |33| | | | | | | | | | | |
减:内部单位上交管理费 |34| ×| ×| ×| ×| ×| ×| ×| ×| | | |
合 计 |35| | | | | | | | | | | |
------------------------------------------------------
补充资料
------------------------------------------------------
1.产值* |36| | | | | | | | | ×| ×| |
2.每百元产值负担的管理费 |37| | | | | | | | | ×| ×| |
3.全年职工平均人数(人) |38| ×| | ×| | ×| | ×| | ×| |× |
4.人均管理费支出 |39| | | | | | | | | | | |
------------------------------------------------------
*该产值为考核企业内部各单位管理费支出水平所使用,施工单位为工作量,工业企业为工业总产值,机械运输部门为作业、运
输收入,材料供应部门为材料采购总额。
总公司管理费用表
编制单位: __年__季度 会施05表附表
单位: 元
-------------------------------------------------------
项 目 |行次|本年计划|本年累|| 项 目 |行次|本年计划|本年累
| | |计实际|| | | |计实际
-------------------------------------------------------
一、年初结余 | 1| | || 8.工具用具费 |11| |
二、本年收取数 | 2| | || 9.职工教育经费 |12| |
三、本年支用数 | 3| | || 10.车船使用税 |13| |
1.工作人员工资 | 4| | || 11.房产税 |14| |
2.工资附加费 | 5| | || 12.印花税 |15| |
3.劳动保护费 | 6| | || 13.土地使用税 |16| |
4.办公费 | 7| | || 14.利息支出(已减利息收入_元)|17| |
5.差旅交通费 | 8| | || 15.其他费用 |25| |
6.会议费 | 9| | ||四、期末结余 |26| |
7.固定资产使用费|10| | || | | |
-------------------------------------------------------
固定资产及折旧表
编制单位: __年 会施06表
单位:元
------------------------------------------
| | 原 价 | 累计折旧 | 本年折旧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加强国内业余登山活动管理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


关于加强国内业余登山活动管理的通知
体登字(2000)1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委(体育局),各行业体协: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假期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登山爱好者走向自 然、攀登高峰。但大多数的业余登山队技术力量不足,缺乏高山攀登的经验,登山技术装备 、器材不齐全,潜在着事故的隐患。
今年随着登山季节和暑假的来临,将会有更多的业余登山队要加入攀登高峰的行列。近 日,两支业余登山队在青海省玉珠峰连续发生重大山难事故。李岚清副总理在青海省人民政 府情况通报上批示:登山不是一般的运动,因需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应加强管理,避免不必 要的伤亡事故。
  为保障国内登山活动稳妥、有序地进行,保证攀登者的安全,望你们能进一步落实李岚 清副总理的批示,加强业余登山活动的管理。要严格按1997年国家体委颁发的《国内登山管 理办法》执行,对不符合管理办法规定的业余登山队应加以劝阻,山峰所在地体委应不予批 准进山攀登,以减少和杜绝登山事故的发生。


国家体育总局
二○○○年五月十八日

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光伏电池制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光伏电池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多晶硅冶炼技术日趋成熟,形成了包括硅材料及硅片、光伏电池及组件、逆变器及控制设备的完整制造产业体系。光伏发电国内应用市场逐步扩大,发电成本显著降低,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当前,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速减缓、产品出口阻力增大、光伏产业发展不协调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光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同时,我国光伏产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无序竞争,产品市场过度依赖外需、国内应用市场开发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装备和材料发展缓慢,财政资金支持需要加强、补贴机制有待完善,行业管理比较薄弱、应用市场环境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光伏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光伏产业是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既是对产业发展的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毫不动摇地推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支持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激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努力巩固国际市场;健全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着力推进产业重组和转型升级;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技术进步,着力提高光伏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在扩大光伏发电应用的同时,控制光伏制造总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产业供需平衡、上下游协调等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市场为主,重点扶持。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优化布局以及开发利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对不同光伏企业实行区别对待,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优势企业发展,淘汰劣质企业。
  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合和行业自律,支持地方创新发展方式,调动地方、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
  把扩大国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基本立足点,建立适应国内市场的光伏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形成有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和市场环境。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产品质量差、技术落后的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多晶硅等原材料自给能力和光伏电池制造技术水平,显著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提高光伏产业竞争力。保持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合理份额,对外贸易和投融资合作取得新进展。
  三、积极开拓光伏应用市场
  (一)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优先支持在用电价格较高的工商业企业、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持在学校、医院、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居民社区建筑和构筑物等推广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太阳能,结合建筑节能加强光伏发电应用,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支持光伏发电应用。依托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扩大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建设10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1000个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及示范村。开展适合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特点和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智能微电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探索相应的电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适应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建设、运行和消费新体系。支持偏远地区及海岛利用光伏发电解决无电和缺电问题。鼓励在城市路灯照明、城市景观以及通讯基站、交通信号灯等领域推广分布式光伏电源。
  (二)有序推进光伏电站建设。按照“合理布局、就近接入、当地消纳、有序推进”的总体思路,根据当地电力市场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需要,在落实市场消纳条件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各种类型的光伏电站建设。鼓励利用既有电网设施按多能互补方式建设光伏电站。协调光伏电站与配套电网规划和建设,保证光伏电站发电及时并网和高效利用。
  (三)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加强对话协商,推动全球产业合作,规范光伏产品进出口秩序。鼓励光伏企业创新国际贸易方式,优化制造产地分布,在境外开展投资生产合作。鼓励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光伏企业国际化发展。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一)抑制光伏产能盲目扩张。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光伏制造企业应拥有先进技术和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新上光伏制造项目应满足单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20%、多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8%、薄膜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2%,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不高于100千瓦时/千克。加快淘汰能耗高、物料循环利用不完善、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产能,在电力净输入地区严格控制建设多晶硅项目。
  (二)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利用“市场倒逼”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加强政策引导和推动,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长效机制,加快关停淘汰落后光伏产能。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多晶硅和光伏电池制造企业发展,培育形成一批综合能耗低、物料消耗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晶硅制造企业和技术研发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的光伏电池制造企业。引导多晶硅产能向中西部能源资源优势地区聚集,鼓励多晶硅制造企业与先进化工企业合作或重组,降低综合电耗、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率。
  (三)加快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通过实施新能源集成应用工程,支持高效率晶硅电池及新型薄膜电池、电子级多晶硅、四氯化硅闭环循环装置、高端切割机、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平板式镀膜工艺、高纯度关键材料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提高光伏逆变器、跟踪系统、功率预测、集中监控以及智能电网等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光伏发电的系统集成技术能力。支持企业开发硅材料生产新工艺和光伏新产品、新技术,支持骨干企业建设光伏发电工程技术研发和试验平台。支持高等院校和企业培养光伏产业相关专业人才。
  (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鼓励企业加强国际研发合作,开展光伏产业前沿、共性技术联合研发。鼓励有条件的国内光伏企业和基地与国外研究机构、产业集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持有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重点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积极参与光伏行业国际标准制定,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体系海外推广,推动检测认证国际互认。
  五、规范产业发展秩序
  (一)加强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根据光伏产业发展需要,编制实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各地区可根据国家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编制实施本地区相关规划及实施方案。加强全国规划与地方规划、制造产业与发电应用、光伏发电与配套电网建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光伏发电规划和年度实施指导。完善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制度,促进光伏发电有序发展。
  (二)推进标准化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光伏材料、电池及组件、系统及部件等标准体系,完善光伏发电系统及相关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完善适合不同气候区及建筑类型的建筑光伏应用标准体系,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旧建筑改造中统筹考虑光伏发电应用。加强硅材料及硅片、光伏电池及组件、逆变器及控制设备等产品的检测和认证平台建设,健全光伏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及时发布符合标准的光伏产品目录。开展太阳能资源观测与评价,建立太阳能信息数据库。
  (三)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制定完善并严格实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规范光伏市场秩序,促进落后产能退出市场,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实行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控制设备等关键产品检测认证制度,未通过检测认证的产品不准进入市场。严格执行光伏电站设备采购、设计监理和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反对不正当竞争,禁止地方保护。完善光伏发电工程建设、运行技术岗位资质管理。加强光伏发电电网接入和运行监管。建立光伏产业发展监测体系,及时发布产业发展信息。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政策的执法监察。地方各级政府不得以征收资源使用费等名义向太阳能发电企业收取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费用。
  六、完善并网管理和服务
  (一)加强配套电网建设。电网企业要加强与光伏发电相适应的电网建设和改造,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成投产。积极发展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电网系统接纳光伏发电的能力。接入公共电网的光伏发电项目,其接网工程以及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接入用户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
  (二)完善光伏发电并网运行服务。各电网企业要为光伏发电提供并网服务,优化系统调度运行,优先保障光伏发电运行,确保光伏发电项目及时并网,全额收购所发电量。简化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网接入方式和管理程序,公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流程,建立简捷高效的并网服务体系。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和相关服务费用。加强光伏发电电网接入和并网运行监管。
  七、完善支持政策
  (一)大力支持用户侧光伏应用。开放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支持和鼓励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安装、使用光伏发电系统。鼓励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合作,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为用户供电的光伏发电及相关设施。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备案管理,豁免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发电业务许可。对不需要国家资金补贴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如具备接入电网运行条件,可放开规模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全部电量纳入全社会发电量和用电量统计,并作为地方政府和电网企业业绩考核指标。自发自用发电量不计入阶梯电价适用范围,计入地方政府和用户节能量。
  (二)完善电价和补贴政策。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的政策。根据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发现价格和补贴标准。根据光伏发电成本变化等因素,合理调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上网电价及补贴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根据光伏发电发展需要,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规模。光伏发电规模与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规模相协调。
  (三)改进补贴资金管理。严格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管理,保障附加资金应收尽收。完善补贴资金支付方式和程序,对光伏电站,由电网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或招标确定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与发电企业按月全额结算;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建立由电网企业按月转付补贴资金的制度。中央财政按季度向电网企业预拨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光伏发电应用。
  (四)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机制,加大对太阳能资源测量、评价及信息系统建设、关键技术装备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标准制定及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农村和牧区光伏发电应用以及无电地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支持。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等针对电量征收的政府性基金。企业研发费用符合有关条件的,可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企业符合条件的兼并重组,可以按照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五)完善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机构要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做优做强,对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有信誉的光伏制造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根据光伏产业特点和企业资金运转周期,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信贷准入可达标的原则,采取灵活的信贷政策,支持优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支持技术创新、兼并重组和境外投资等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和家庭自建自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严禁资金流向盲目扩张产能项目和落后产能项目建设,对国家禁止建设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光伏制造项目不予信贷支持。
  (六)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和建设管理。对利用戈壁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在土地规划、计划安排时予以适度倾斜,不涉及转用的,可不占用土地年度计划指标。探索采用租赁国有未利用土地的供地方式,降低工程的前期投入成本。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未利用土地的,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后,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完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并简化程序。
  八、加强组织领导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完善光伏发电价格、税收、金融信贷和建设用地等配套政策,确保各项任务措施的贯彻实施。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光伏产业发展的管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政策,引导本地区光伏产业有序协调发展。健全行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加强行业自律、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统计监测和研究制定标准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产业服务,建立光伏产业监测体系,及时发布行业信息,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国务院
                         2013年7月4日
  (此件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