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日本回国孤儿与在我国的配偶离婚,经我国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可否制发调解书的批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9:00:17  浏览:855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日本回国孤儿与在我国的配偶离婚,经我国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可否制发调解书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日本回国孤儿与在我国的配偶离婚,经我国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可否制发调解书的批复

1984年4月9日,最高法院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一九八四年三月十六日电话请示的日本回国孤儿与在我国的配偶离婚,经我国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可否制发调解书问题,经研究认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诉讼,不论当事人之国籍如何,均适用我国民事诉讼程序规范.涉外民事诉讼除适用民诉法涉外编的规定外,按该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涉外编没有规定的,适用该法其他有关规定.该法第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能够调解的,都应当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协议.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这些规定对涉外民事诉讼同样适用.故国外一方来我国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是可以制发调解书的.
此复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厄瓜多尔共和国政府贸易协定

中国政府 厄瓜多尔共和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厄瓜多尔共和国政府贸易协定


(签订日期1975年7月10日 生效日期1975年10月1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厄瓜多尔共和国政府,本着增进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贸易关系的愿望,决定缔结本协定。

  第一条 缔约双方应尽最大的努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促进和扩大两国间的贸易。
  缔约双方对本协定附表“甲”(即厄瓜多尔共和国出口货单)和附表“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单)所列的各自生产的商品,在进口和出口方面给予各种便利。上述附表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进行修改。
  本协定对未列入上述附表内的商品的交换并无限制之意。

  第二条 两国间的贸易应尽可能在进出口总值平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两国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价格,以国际市场的价格为基础,由买卖双方在有关贸易合同中协商确定。
  两国间贸易的支付,应按照各该国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以买卖双方同意的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办理。

  第三条 在进出口商品许可、海关关税和其他捐税以及海关规章、手续、程序方面,缔约双方相互给予在其与第三国贸易中所采用的最惠国待遇。
  本条的规定不适用于:
  (1)缔约任何一方已给予或可能给予邻国的利益、优惠、特权和豁免。
  (2)缔约任何一方由于参加区域性和小区域性一体化协议已给予或可能给予第三国的特别利益。

  第四条 缔约双方同意,两国之间商品的交换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营贸易公司和在厄瓜多尔共和国从事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及法人和/或自然人进行。

  第五条 缔约双方在本协定有效期间,随时促进签订双方认为需要的具体商品进口和出口协议和合同,以便利两国贸易的发展。

  第六条 为了鼓励两国间贸易的发展,缔约双方同意按照各自的法令和规章,对于对方在本国组织的贸易博览会和展览会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七条 本协定的规定,对在本协定有效期内达成的一切贸易合同和交易,在协定期满后继续有效。

  第八条 本协定自签字之日起暂时生效,在双方履行各自法律手续后,自相互通知之日起生效。
  本协定有效期为一年。在期满前三个月,如缔约一方未以书面方式通知另一方终止本协定,则本协定将自动延长一年,并依此顺延。
  本协定于一九七五年七月十日在北京签订,共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西班牙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对外贸易部部长李强先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工商业和一体化部部长亚历杭德罗·鲁维奥·乔温先生代表厄瓜多尔共和国政府,双方校阅了全权证书并认为妥善后,签署了本协定。
  注:附表甲和乙略。缔约双方完成各自法律手续并相互通知后,本协定于一九七五年十月十三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厄瓜多尔共和国
     政府代表           政府代表
     李  强        亚历杭德罗·鲁维奥·乔温
     (签字)            (签字)

贵阳市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行政规章制定程序暂行规定

贵州省贵阳市政府办公厅


贵阳市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行政规章制定程序暂行规定
贵阳市政府办公厅


(1987年4月17日 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制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行政规章的程序科学化、规范化,提高立法工作效率,保证法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地方性法规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为领导和管理本市重要行政工作制定的规定,由市人民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行政规章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为组织实施本市相应的行政工作
制定的规定,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发布。
第三条 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名称一般为“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其中“条例”仅限于地方性法规使用。
第四条 制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行政规章,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按照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使各项规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条 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应根据国务院和省的要求,结合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的需要,于每年年底前提出下年度法规规章的起草计划,报市政府法制部门通盘研究、综合协调,拟定全市立法的年度计划,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后,下达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因情况变化,
需作适当调整时,应经市政府领导同意。
第六条 列入计划的法规、规章,由承办部门指定专人或成立起草小组;涉及几个部门的,由市政府指定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组成起草小组承担起草任务。
拟出初稿后,应由承办部门主要负责人主持,认真研究修改,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做好协调工作。
重要法规草案和行政规章,应请有关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参加论证。
第七条 法规、规章一般应说明制定目的和依据,并对适用范围、主管部门、具体规范、奖惩办法(或法律责任)、解释权、施行日期等,作出具体规定。如新制定的法规、规章将代替原法规、规章时,应明确原件同时废止。
第八条 结合本市实际,拟定的法规、规章,要便于操作执行,使之衔接配套。所拟条款,不得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不得原文照抄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得侵犯其他部门的职能和合法权益。
第九条 法规、规章用条文表述,每条可分为款、项、目,款不冠以数字,项和目冠以数字,条文较多的可以分章。并做到文体规范,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文字简明,用语准确。
第十条 法规、规章起草工作完成后,由承办部门用正式文件上报市政府审批。
向市政府报送的法规、规章草案,由承办部门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会办部门负责人会签,附送起草说明,内容包括制定的目的依据、起草过程、对主要条款和有关事项的说明,以及其他部门的不同意见等。并附送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
第十一条 报送市政府的法规、规章草案由市政府法制部门负责审查、协调和修改。对其中重大问题的协调,必要时可请市政府有关领导主持进行。
第十二条 市政府法制部门对审查的法规、规章草案,应写出简要的审查意见,连同法规、规章草案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或报送市长审定。
第十三条 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或市长审定,需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由市长签署议案报送。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受市政府委托到会作起草说明。
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或市长审定的行政规章,由市政府发布,或由政府批准有关部门发布。
第十四条 市政府发布的行政规章,除以文件形式下发外,应在《贵阳晚报》刊载;需全市周知和遵照执行的重要行政规章,应在《贵阳晚报》登载。
第十五条 原有行政规章经修改可继续使用的,不必制定新的规章;需修改的行政规章,由原起草部门提出报告和修改稿,修改程序参照本规定的有关条款办理。
第十六条 原有行政规章需废止的,由原起草部门提出书面报告,经原批准机关审定后,明令废止。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87年4月17日